元旦有戏
![]() |
活动现场 |
楼一阁
新年第一天,阳光普照,万象更新。我县乡贤樊先生从杭州回来,邀我等到他的老家何家乡樊家村去看看。
上午九时许,我乘车来到“樊氏宗祠”门口下车。这里是以展示明代出生在该村、后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樊莹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樊莹廉政馆”,如今已成为我县廉政文化的教育基地。
看过“樊氏宗祠”后,便往悠悠的“绣溪古街”上徒步前去。让我眼前一亮的是:曾经“脏、乱、臭”的古街,经过前几年的改造提升,如今干净整洁,修旧如旧地再现了古街风情。石板与鹅卵石铺成的巷道一尘不染;砖墙、黛瓦、木板门古色古香。尤其是以廉吏樊莹精神打造的廉吏广场,让人耳目一新。以“莲”喻“廉”,将“莲”元素融入到了整条绣溪古街中,爱莲广场、莲花埠、莲花井、莲花塘等起承转合,妙趣横生;以古井、药店、裁缝铺、理发店等节点的小品布置,隐喻“洗洗澡、治治病、正衣冠、照镜子”,昭示着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廉吏文化一条街。
穿过绣溪街,好戏出现了,在村委办公楼的门口,早已聚集了数百人。
在新近打造的长亭下,一溜排开了写春联、送“福”字活动。来自县城的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或结合即将到来的龙年祝福内容,或按照村民自家的要求,行、草、楷、隶齐上。“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和顺一门有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一副副带着墨香的对联在书法家的手下诞生。来自樊家村的男女老少挤进人群,拿到了自己喜欢的对联,周边的江源村、何家村村民也纷纷加入到迎春接福活动。
据了解,乡贤樊克生发起的一年一度“元旦献联”活动,在县里书法家们的支持下,至今已进行到第7个年头,雷打不动,成为当地村民的期盼和县里的一个送文化下乡品牌。
在广场的戏台上,县香林越剧团的演员们正在开展送戏进村活动。台上演员表演悠婉动人,台下观众看得真切入戏。当地的“樊莹越剧团”演员们浓墨重彩,也在自己的家门口登台献演。据香林越剧团负责人李金英介绍,当天带来了“虎山教子”等十多个节目。
在广场的周围,商贩们也抓住了时机,摆开了衣帽鞋袜、锅碗瓢盆,叫卖声、还价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热闹闹的气氛。
在看戏的现场,我们遇见了樊家村党支部书记樊嘉云。他还带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幸福食堂”“绣溪驿站”“廉礼文化礼堂”,走进了农耕文化收藏展示的“樊莹故里”。据樊嘉云介绍,2020年,村里已经获得了浙江省文化示范村荣誉。看来,樊家村的“未来乡村”建设可圈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