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登展衣山
陈宝国
午后,冬日阳光照在墙体上、树叶上,地面上……显得特别柔和。冬日的微风轻拂着脸颊,有些凉爽。新年第一天待在家里怎么行?还是出去散下步吧!学校搬迁至城南,西门很少去,我决定登一次展衣山,来开启新一年的光阴。
走到孔家坞,朝公园东面石阶拾级而上。丛林中不时传来鸟雀鸣叫声,仿佛表达着心中的喜悦。
走上第一个平台,没有到文联办公地方游玩,直接朝右边台阶登上去。来到了篮球场旁边,里面有三四个中老年人。他们有的坐在旁边晒太阳休息,有的在拍着篮球投着篮。大家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中。
继续拾级而上,一些游客,面带微笑从山上走下来。他们已乘兴而上,尽兴而归了吧。路两旁的树木,长势浓密,虽不粗壮,但依然高峻。阳光透过树叶,斑斑点点地洒在地上,美不胜收。一路上,鸟鸣声不绝于耳,循声望去,又很难发现鸟儿影子。它们好像跟游人捉迷藏一样。
快到第一个凉亭处时,鸟鸣声突然加大起来。它们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时而浑厚,时而尖亮,相当热闹,仿佛在欢迎游客的到来。
沿着石阶继续往前,行走在山脊上的石条路上。左边路牌显示前方是望川亭。“川”这里就是母亲河——常山江吧。我平时在她旁边走过,这次何不到山顶上,一睹她的芳容?所以决定一看究竟。这时两旁的树木由原来以松树为主,到现在都是棵棵笔直的杉树。它们如同整齐列队的士兵,欢迎着人们的到来。
再往前,望川亭到了。它坐落在山顶上,红柱飞檐,端庄肃穆。走上石阶,登到亭上,上面有一个几十平米的石板坪,边上有栏杆砌筑。在北面往下望,隔着各种树木,我判断下面是香樟嘉苑小区地块,周边有各种楼房,白色的、粉色的、淡黄的,令人目不暇接。它们的前方,就是碧绿的常山江。看上去两岸很宽阔,河水犹如巨大的青绿色绸缎,铺躺在江面上,显得那么平静、温柔,让人赞叹不已。
稍作停留,随西面小路前进,过了小平台,看到银白色的塔柱,那是西峰尖的标志。一米来宽的台阶沿着山脊往上延伸。山是越来越陡峭,为了能一看究竟,我还是奋力攀登。大概上行100多米,就登顶成功。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西峰尖上。
说起这个西峰尖,在我家乡——徐村的人们是相当熟悉的,只是我们那里称它为“西之尖”。人们站在家门口,朝南望去,就能看到这座山峰。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面建起来电视信号发射塔。各个家庭买来电视机,天线都要朝着那个方向摆设,说是这样便于收到良好信号。只是我从未登临过此处,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上面有一个青石板铺成的小平台,后面有移动信号塔,因为矗立在山巅,显得特别高大醒目,旁边有电视信号发送台的装置。几个男女游客,身着艳丽服装,脸上露出笑容,正摆着各种造型,照相留影。
我的家乡在山的北面,特地往北面看,一些高大的松树挡住视线,几乎看不到下面的情景。所以,要看自己家乡,还是在下面那个平台上比较好。返途时,到了下面的平台上。朝北望去,江水如碧带飘在大地上。金衢高速公路桥,再上去的徐村大桥,都清晰可见。家乡的房屋,沿着绣溪河畔建筑下来,相当清楚。自己家楼房在哪里,也基本看得出来。这真是登高可望远,极目平野阔。
不返原路,我决定往山北面这条简易下山路回家。真应了“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老话,脚趾抓住鞋底前端,半蹲身子慢慢下走,有时还要侧步,以防身体快速下冲摔倒。山腰以下一段路程,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一条人工开辟的小道弯弯曲曲,往下延伸。人就在这里面屈膝,弯腰行走,如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一般。走到山脚下,突然见到石砌路面,顿时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汗也流了,脚也软了,但是没有这一份艰辛,怎么能够有这样独特的经历?怎么能够实现你的梦想呢?
当我走到天马路上,已是下午2点半。这次登山行程足足花了一个半小时。新年第一天,这次登山之旅让我铭记在心。我看到了独特的景致,磨练了自己的意志,真是不虚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