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通:棉花相伴五十载董成:多才多艺的夜宵店老板人生“九然”幻想与行动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 03版: 人生 04版: 生活·休闲

董成:多才多艺的夜宵店老板



  本报记者 金灵丽 通讯员 周红亚
  留着一头短发,穿着一件红西装,腰间挎着一个黑色的包,笑起来很亲切,这是县城江滨小区某夜宵店老板董成给人的第一印象。
  今年50岁的董成,独自经营夜宵店已有8年。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生意人:赛象棋、流行歌曲PK、自制歌厅、耍魔术,样样都很出色。深藏不露的他最近为社区表演了一场魔术,名气渐渐大了起来。昨日,记者慕名前往,近距离接触了董成……

  变魔术崭露头角

  “来了,快喝茶!”一见到记者,董成便热情地招呼起来。他的店面不大,约80平方米,桌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菜,旁边啤酒箱上放着的一个粉红色气球和一根长长的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呵呵,这是我平常变魔术用的道具。”董成笑得很腼腆,将记者带进一个明亮的包厢内,“我给你表演几个魔术,你要看好哦。”只见他拿出一枚硬币,手一晃,眨眼间就变没了,两秒钟之后却从另一边现了出来。
  眼看着一根毛衣针被缓缓插进了气球的中心,神奇的是气球却没有爆掉,董成的魔术让人看不出丝毫破绽。“这些魔术都是从电视上看到,然后自己琢磨出来的。”表演完魔术,董成告诉记者,从16岁起,他就喜欢上了神奇的魔术。平时由于工作忙,他便在闲暇时自个儿琢磨魔术的奥秘,有时候为了破解一个魔术,可以研究好几天,直到明白为止。“刘谦的魔术别人很难看懂,我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秘。”对于自己的悟性,他挺自豪的。
  “你要是能用这钱斩断筷子,钱就归你了。”有一次,一名女顾客不相信董成能够用百元大钞斩断木筷,便拿出一根筷子和一张百元纸币要求亲眼见见。“要是斩不断,我给你两百元!”董成信心满满,接过来就拿纸币将筷子斩断了,顿时,顾客们都惊得目瞪口呆。
  香烟、硬币、酒瓶、气球等都是董成变魔术常用的道具。2012年11月份,东明社区举办邻居节暨迎党的十八大文艺演出,邀请他表演节目。他表演的魔术《针穿气球》、《手变香烟》、《神奇的戒指》等都受到居民热捧,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许多陌生人听闻董成会变魔术,纷纷向他学艺,至今,他已经教了七八个徒弟。

  自制歌厅欢乐多

  “去瞧瞧我这神秘的地下室。”变完魔术,董成兴冲冲地带记者走下楼梯,来到他的地下室。地下室里,一排颜色艳丽、整齐干净的沙发,一张玻璃材质的茶几上面放着几只透明玻璃杯,几盏电灯挂在墙壁上,发出淡淡的光,在彩纸下显得五彩缤纷,电脑、音响、话筒、空调等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小小的多功能歌厅。
  “这里可以说是常山第一家集唱歌、夜宵于一体的店面吧。”说起这个小歌厅,董成的笑容里展现着自豪。他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下岗工人,曾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对设计工作比较了解,常有别出心裁的灵感闪现。前不久,趁着空闲时间,他自主设计,将原来吃饭的包厢改成了现在的小歌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2012年10月1日,这间在地下室里的歌厅开张后,许多老顾客闻讯而来,边吃夜宵,边享受音乐的乐趣。一次,顾客李女士的生日宴在董成店里操办,晚饭过后,董成便带着客人进入地下室,让李女士和她的朋友们在自制歌厅内免费歌舞、尽情联谊。“看着顾客玩得开心,我认为很值得!”董成欣慰地说。
  一直以来,唱歌也是董成的爱好之一。“平时没人来吃夜宵时,我便唱唱歌,自娱自乐也挺开心的。”说着,董成拿起话筒,和着音乐的节拍高歌起来,那豪迈高亢的歌声久久回荡在小小的地下室里。

  做夜宵才是本行

  上午10时许起床,吃过早饭,到菜市场买菜;中午自己做外卖,送外卖;下午没事就看看电视、在店门口和邻居下下象棋或者到地下室唱唱歌; 下午4时准时开张做夜宵,到凌晨2时多打烊休息……这就是董成8年来每天的生活。
  “这么多年了,我都一个人开店做夜宵,如果不开朗的话很快会显老的。”董成说,自1997年下岗以来,他开过铅笔厂、办过歌厅,干了好多行,“做夜宵才是我的老本行,也是时间最久的,但一个人始终很辛苦。”8年前,离异后的他就独自经营夜宵店,赚几个辛苦钱供女儿读书。
  这家夜宵店似乎并不起眼,但因经营有特色,生意蛮红火的。一个窄小的厨房、两口铁锅、一个煤气灶,简陋的厨房烧出来的菜却又香又可口。董成做夜宵的手艺也是自学的,从刚开始小打小闹到现在门庭若市,他的经济也渐渐宽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