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思
舒巧壮
透过玻璃窗向外望,只见皎洁的冰轮正悬挂于中天之上,那月色是如此的明晃透亮,月华的清辉宣泄在这寒冷的冬夜,映射得四野里如白昼般亮堂。
寂静的夜,静得无一丝声响发出。便是那细针落地的声音,也能让人有一种仿若雷鸣的震撼之效。夜愈是静寂,倒叫人有了愈发难以入眠之感。思绪便似那悄悄爬上墙角的红丝草,向着四面八方迅速扩张蔓延,向着这明晃透亮的冰轮而去。
一个叫嫦娥的女子,据说她为了求得长生,私吞了夫君后羿得自西王母处的长生不死药,独自一人飞升而去。在我想来,这嫦娥与后羿本当是相亲相爱的吧。可是这女子,为了独自的荣华长生,竟然舍弃了亲她爱她的丈夫。然而上天终归是公平的,飞升广寒宫的嫦娥,虽自此被人唤作仙子,得以长生不死,却终究免不了空闺寂寞,只余下一只捣药的兔儿,终日敲击着石杵,发出嘟嘟的声响,这也许是嫦娥仙子能听到的惟一声响了吧?
这女子可曾有过后悔?纵千世万世,那也只是独活,在孤寂中忍受长生的煎熬。是的,这该是一种煎熬吧!唤作别的什么人,我想,是断不至于抛下家人求这独自的长生的吧!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描写的是玄宗一心慕道而在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故事。月宫的仙女便当是这嫦娥仙子吧,然这嫦娥仙子于玄宗而言毕竟是虚无缥缈的传说,在现实中,杨家有女初长成。我时常认为玄宗和玉环之事被千年传颂是不可思议的,毕竟它是一段不伦恋,这和我们的传统道德是不相协和的,然而他们终于是恋上了,而且爱得死去活来,有诗为证:“春宵苦短日高起,自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在我想来,假如这段恋曲能够善始善终,那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可是,在安史之乱中,在马嵬坡前,玄宗为了自保性命,把那个曾被他奉为天人的杨玉环赐死了,这实在是叫我难以置信。原来所谓生生世世在一起的誓言,竟然是那么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可悲可叹一代千娇百媚的杨玉环,最终竟然是死在她所至爱并为之付出所有的这个老男人的手里。
爱情是什么?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之所以能代表爱人的心,是因为它是恒久不变的,是皎洁无暇的。可是,在我们人世间,月亮所照见的,不失为了私利而背弃爱情的存在。这不得不说是对于爱情的一种讽刺,也是对于月亮的一种亵渎。月亮虽不言不语,却犹如一面镜子,时时刻刻照射着这尘世间的人们。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被它所见证所记录。
当李白吟出“床前明月光”之时,他大抵是在旅途之中吧。我仿佛看到那个仙风道骨的男子,站在窗台前朝外看去,那冰鉴是那般的明亮,它的光光点点洒落在窗户纸上,就像是地上洒落的白霜。那情景与我今日之情形是何等之相似!所不同的便是我是睡在自家的床上,而我们的这个斗酒诗百篇的“谪仙人”李太白先生,却身处他乡,遥望这皎洁的月光,他似乎看到了家中的妻小,也正对着明月仰望。
明月是何其珍贵,特别是如今夜这般的明月,它那么皎洁,仿似一块白璧,晶莹剔透,无有瑕疵。
当仕途落魄失意之际,东坡先生惟一的希望便是家人能健康常在。那一年的中秋节,是一个月圆人不圆的夜晚,东坡自斟自饮喝了好多酒。兴之所至,他仰头望天,引吭高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可是他实在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虽想回到天庭(中央朝廷),却又怕“高处不胜寒”。哎,最后,这个须眉男子只剩下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份儿了。是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那样一个没有“明月”的时节,惟有祝愿家人能保重身体了,这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长久相对同一轮月亮了。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这个今人,在这样一个孤寂难免的夜晚,在这样一轮皎洁如昼的明月下,想起了好多古人的故事。是不是在千年之前,在这寰宇的某一个地方,也有一个人如我,也在某一个难眠的寂夜,在这一轮明月下,想起过我今夜所想的呢?也许有吧,也许没有吧,我不得而知。
在这明月下,我要许下我的心愿,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善始善终吧,也祝愿我们大家能够身体健康,共对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