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术”要 防范验证码骗局
警惕:不要泄露手机短信验证码
本报讯(记者江琪通讯员张韵洁王小飞)近日,县公安局外港派出所接到多起电信诈骗都与短信验证码有关。作为保证用户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短信验证码”,为何反倒成为了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帮凶”?
在新东方写字楼里,创业青年小侯收到了一条短信,短信的内容是“【中国银行】,尊敬侯X用户您好!中国银行邀请您提高您的信用卡额度请进www.xcglska.comtianx填写提额申请”。小侯点开链接后,按照界面的提示进行了资料的填写,“我当时真没多想,以为只是单纯地信用卡提升额度,就填写了自己的信用卡卡号、身份证号码、姓名、银行预留的手机号码、六位数查询密码、CVN、信用卡的有效期。”小侯懊恼地说道。填写完这些信息后,跳出了一个界面要求小侯输入短信验证码,小侯在获取验证码并填写完毕之后,手机便收到了两条短信,一条是中国银行卡通过快付交易了1000元,一条是通过快付交易了800元,小侯这才惊觉被骗。
只是填写了手机验证码卡里的钱就不翼而飞了,和小侯一样摸不着头脑的还有家住紫港街道的江某。9月16日下午,一位自称是平安惠普公司客户经理的人添加了江某QQ,并询问其是否需要办理贷款,江某回复需要后,对方便让他发送了身份信息和银行卡号。“这张卡本来是没有钱的,我发过去后对方就让我往卡里存9000元钱,我心想也不是让我转账汇款就照做了。”江某不解地说,当他将9000元钱存入自己的卡里后,就收到了短信验证码,江某将验证码发送给对方后,卡里的9000元钱便被转走了,这时,对方仍声称是做流水贷款下来后便会返还,一天后江某的贷款还未下来,QQ也被拉黑了,江某这才发现被骗报了警。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破中。这两个骗局中,不法分子能够得逞的关键就在于获得了受害者的短信验证码,有了短信验证码,受害者的银行卡就可以任由骗子操作了。在互联网虚拟世界里,证明身份的所有证据,只有手机号、验证码、邮箱、身份证号等有限的几个证据,这些信息泄露就会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民警提醒,当前电信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个人的身份证要妥善保管,遗失后要及时挂失补办,不要轻易泄露个人的身份证信息和通讯方式,更不要向任何人透露自己收到的验证码,以免被人利用造成损失。同时,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点击网页链接和回复短信,不向陌生人转账和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