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林华/文 通讯员 罗文富/图
樊氏大宗祠位于招贤镇樊村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70多年历史。宗祠门前5米处立着一块高15米、宽0.8米的青石碑,碑正面书有“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樊氏大宗祠”。落款是“浙江省人民政府:1997年8月29日公布”。青石碑的反面刻有“樊氏大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保护范围以该建筑四周墙体为界,控制地带:以四周墙体为准,各向外延伸15米”。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自然有它严格的审批程序和保护要求。
樊氏大宗祠又叫“博龙祠”,但自从省里公布了标准名称后,已很少有人叫“博龙祠”了。这座祠占地650多平方米,共有大小落地柱子90根。作为主屋架木质结构的宗祠,经过270多个春秋,仍保存如此完好,在浙西地区是不多见的。
樊氏大宗祠墙体为开线砖浆砌建筑结构,内建筑以木头、石条、石柱为主。该祠分为前、中、后三进。前进为戏台和化妆室。宗祠最引人注目的是戏台的八卦井和一对木雕的狮子戏球。遗憾的是左侧一只母性造型的木雕狮子,于2004年被人偷盗,至今尚无线索,也未能补上。中后进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无不体现祖先的聪明才智,只可惜这些人物面部在文革期间被毁坏了,至今都无法恢复原貌。原宗祠内供奉先祖画像,后来,这些先祖画像也毁于文革,至今也末能补上。后进虽然结构简单,但这里可是当年樊氏老祖宗呼风唤雨、发号施令的地方。据《樊氏宗谱》记载,这里的正堂中间早年曾挂着一幅唐伯虎的“双虎图”原作,相传这幅双虎图逼真得曾将一位11岁的小男孩吓得生了一场病。后来在“文革”时被人拿走不知下落。在那浩劫的年代,一些善于打、砸、抢的人披着“破四旧”的外衣,到处砸毁具有保护价值的文物,许多寺庙、宗庙都厄运难逃。樊家人为了保住宗祠内柱子上雕刻精细的木雕,将部分柱子用烂泥糊上,外面贴上“毛主席万岁”等标语,才得以幸免于难。
“溪畔上姓百家,樊氏数其一枝花。”这是常山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并被载入樊氏族谱的名句。
据1987年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常山樊氏不到千户,在全县299个姓氏中,按户数(或人口数)排位可能排在20位之后。那么,常山樊氏为何历来颇具盛名呢?
常山樊氏本出名门
常山绣溪樊氏 【明成化丙午年(1486年)】谱序载:“吾观樊氏,系出轩辕。有熊氏本姬姓。周有仲山甫,佐宣王中兴,食采予樊,因而氏焉。”按照该谱序结合有关史料,我们得知,周朝时有名仲山甫的人,辅佐西周宣王【名姬静,在位于公元前(827年至781年)】有功,为冢宰封樊地,裔孙在此谋生繁衍,后代即以地为姓,这就是樊姓的起源。此地便是今日之湖北省襄樊市樊城镇。至东周惠王【名姬阆,在位于公元前(676年至651年)】时,有叫仲皮的,嗣封樊侯,国都建于襄阳府樊城镇。今河南省南阳地区樊氏即由此地迁入,凡根系南阳者乃樊氏之正宗派系。
自东周历战国,经秦统一六国,到西汉均未见姓氏宗谱对樊氏史迹的记载。东汉自德公始,樊氏支衍于吴越江浙间,为江浙旺族,系出寿张侯(德子重,重子简、宏,均封寿张侯)。至后唐,南阳郡王樊泽(德公二十五世孙)后裔散居江浙,迁徙不常。历三十一世,至石埭(在安徽)县令潜公(江浙樊氏一世祖,任汉阳、石埭二县县令,徙居池州),生子二(世重、知古),后支分为三派。长子世重任饶州司户参军,居鄱阳,后自鄱阳徙江西之进贤,为进贤派。(龙图阁直学士)汉(知古长子)居真州。汉生二子,长翠、次辇。辇八世孙万(字万里,潜公十一世孙),任江浙儒学提举,徙居缙云,为缙云派。辇生盛(户部尚书),盛生二子,长清、次湍。清(江浙樊氏六世),字从源,行志一,宋元佑八年(1093年),以著作郎特授中书舍人,寻拜翰林学士,升尚书右丞。崇宁二年(1103年)致仕,居南阳。因金兵之乱,清、湍(河东节度使)兄弟自南阳扈从宋高宗南渡,寓居衢之常山叠石(今金川街道徐村村),为常山派。所以说,学士清公乃常山樊氏始祖,本出名门贵族。
迁居初期即负盛名
清光绪《县志》卷59《寓贤》记载:樊清,字从源,其先南阳人。宋元八年(1093年),以荐授中书舍人。寻拜翰林学士,升尚书右丞。屡抗疏以裨时政。后因金乱南渡,居叠石。子盘、孙游,俱登第,曾孙充驸马都尉。子孙分居辉埠、圭山下、绣溪、湖东(包括今徐村、樊溪等地)、博龙溪(今招贤镇樊村)、团村(今金川街道朱家坞村团村)、湖顶(今紫港街道大弄口村湖顶山)、湖澄(今何家乡樊家村以西)等派。其在湖东,又有迁至十五里者,又或有继何、继徐者,分见志中。
光绪《县志》卷43《吏材·宋》记载,樊安,湖东人,税院;樊权,湖东人,县尉;樊淮,湖东人,州判。《吏材·元》记载,樊蕤,湖东人,兵司马都监;樊瑜,湖东人,主簿;樊溥,湖东人,县尉升县尹。卷44《杂科·荐辟·宋》记载,樊游(敬叔公),湖东人,赐进士,官至枢密院使;樊桓(济民公,充子),湖东人,赐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樊大砲(盼公),湖东人,赐进士,官至真州防御使;樊信卿,湖东人,赐进士,官至秘书监校书。《杂科·经明行修》记载,宋·樊杞,湖东人,举明经,睦州通判,载《府志》;元·樊逊(字时敏,清公十一世孙),绣溪人(绣溪派樊氏始祖),举经明修行,任辽东卫知事,载《府志》。《杂科·秀才儒士·宋》记载,樊事丞,湖东人,举儒士,授严州推官。《杂科·补遗·宋》记载,樊轴,湖东人,除授学录;樊桂鲜,湖东人,擢省元;樊志,湖东人,副使;樊汝楫(周舟公),桓孙,京学教授。
又据《常山绣溪樊氏族谱》记载,清公生于正月十三日,终于十月十六日,葬贤良峰下。追赠资政殿大学士、参知政事(从三品),谥“文懿”。崇祀乡贤,建祠于紫竹山,立像。
综上记载,樊清寓居常山初期,其子孙即世科旺盛、官职四方,且自清公后连续四五代都有官至正六品以上的,因此,在当时即影响
孝文化传承至今
另据光绪《县志》记载,赵鼎,解州闻喜人,幼年丧父,由母樊氏悉心教诲,追随宋高宗南渡,几次离职均到常山隐居,曾与范冲、魏筙同隐黄岗山;范冲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因金乱南渡来常,奉祀,居(常)邑之叠石,系赵鼎姻亲;叠石,在县北七里,石突出溪中,层叠如堆,常孕龙,龙出石裂,崖上有窝,宋学士范冲居之,樊清宅在叠石崖上。
1987年《常山县地名志》卷二《乡镇村名·何家乡·樊家》记载,樊氏于南宋绍兴年间由临安府钱塘迁常山城北叠石,后由叠石分居于此。以姓为村名,系明成化年间南京刑部尚书樊莹故里。
由此可见,樊清于南宋绍兴年间迁居常山叠石,可能是冲着赵鼎、范冲的家人寓居叠石而来,他与赵鼎、范冲之间或者有亲戚关系,或者有其他千丝万缕联系。他们几家同居叠石,使叠石这个地方名声远扬,叠石胜景反过来也为他们的家族增辉添彩。
樊氏大宗祠的孝文化教育,一直影响着樊氏子孙世世代代,据樊村村一些耄耋老人说,该祠正门两边阴刻“出门为徒,入门尽孝”八个字,其意是,出门到外面要谦虚谨慎,虚心向人学习,扮演徒弟的角色,回到家里,首先要孝敬长辈,以孝为先。到目前为止,全村敬老、爱老、助老之风盛行,2011年10月下旬樊氏大宗祠被评为“首批衢州市孝文化教育基地”。
樊氏大宗祠能保存如此完好,要得益于樊家世代对祖宗业的爱护和敬重,以及对历史文物纯朴的保护意识,更要感谢今年72岁的樊存顺老人的悉心管理和无私照看。樊存顺从1959年还没有结婚时就开始负责管理樊氏大宗祠,每天打扫卫生,及时提醒到祠内活动的人们注意烟火,瓦破墙损了他及时进行修理,虽然村里仅给他一点微薄的报酬。如今,虽已子孙满堂白发苍苍,老人仍然兢兢业业地像照看自己家的财产一样,吃、住在祠内。只要有人来,他就主动地成了义务“导游”,向人们讲解宗祠的过去和现在,讲解宗祠初建时的辉煌、“文革”时的凄凉以及现在人们对宗祠的敬仰。
总之,当步入宗祠内,面对一根根坚挺不屈的柱子和宽敞威武的戏台,你定会思绪万千,想像着樊氏祖宗的创业精神和聪明才智,并为樊氏后人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