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宗祠,感受樊氏辉煌保护宗祠是一份发展责任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 03版: 社会民生 04版: 人文常山

保护宗祠是一份发展责任



  新雨
  宗祠是供奉祖先,供子孙后代祭祀、礼拜的庙堂。科学利用宗祠,对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乃至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供奉在庙堂里的人物,特别是其中的出类拔萃者,往往在功德上具有承继先人、昭示后代的杰出建树,他们或是某个家族,或是某个区域,或是某个领域的人们仰望、师承的对象。
  宗祠从形式上看,是一处古老的建筑物,实际上是一座矗立在人们心中的精神殿堂,正像寺庙是佛教徒的心灵皈依之所、教堂是信仰基督教者每周聚会、祷告的场所一样。不过,宗祠与寺庙、教堂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寺庙、教堂具有宗教性质,教徒在任何地方,只要有庙堂在,他的精神就有了依托之所;宗祠带着明显的“家教”特征,子孙后代走得越远,他的“回家”祭拜宗祠的意识可能越发强烈。
  古代有“光宗耀祖”一说,子孙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给宗祠添光增彩,这种教育固然有着狭隘的小农意识,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一个人奋斗了一辈子,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时,他除了要拜见父母之外,最重要的一项议程就是祭拜宗祠。移居海外的华裔,回到国内,他那个家族可能已经无处探寻了,可能无形式上的宗祠可以祭拜,但是他们都有精神上的宗祠———西安的兵马俑、北京的长城和宫殿、山东的泰山等。华裔回归往往就首选去这些地方旅游,确切地说,这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一次“探亲游”,一次精神上的“回家”,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地方是他们归根结底的“根”。西安、北京等地如果没有了古建筑,华裔魂牵梦绕的“家乡”就荡然无存了;一个地方的宗祠如果不存在了,子孙后代特别是背井离乡的游子的“家”的观念就会淡化以至消失殆尽,他们与家乡的情感距离就疏远了。这对招商引资、实施“浙商回归”工程等能说有利吗?不利,因为招商引资很多情况下讲究亲情招商、地域招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护宗祠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开辟了隐性源泉。
  现在,乡村游正在蓬勃兴起。游客来到一个村庄,看什么?看新农村建设?没有什么可看的,因为新的建设大同小异。所以,有宗祠等古建筑的地方往往就是乡村游的热点。游客到宗祠游一游,就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可以触摸这个家族的历史,也可以感受千百年来先辈们的生产生活情景,还可以了解历史上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很多宗祠不是早已开发成响当当的旅游景点了吗?保护宗祠不只是保护了一个地方文化发展的根基,还为经济发展的脉搏注入了再生能力极强的新鲜血液。这又印证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句话。
  泥古不化没有出路,所以要改革创新;抛弃历史会走上邪路,所以要有历史自信。保护宗祠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发展,是子孙后代应有的一份自信自觉的发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