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真赞!一鼓作气攻坚克难 全力加快征......公路美化师:不畏酷暑保畅通紫港大桥连接线开建技术招标助产学研“亲密接触”无标题群众子弟要谨防忘本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 03版: 美丽乡村 04版: 人文常山

群众子弟要谨防忘本



  新雨
  基层干部大多数出身于群众,无论是从家庭背景还是从成长经历看,都可以用“根红苗正”作概括。但是,这只能说明这些干部与群众存在着血缘关系或者亲属关系,决不能说他们与群众已经心贴心,没有任何阻隔了。基层干部是群众眼里最实实在在的“官”,从近年来社会上存在的“仇官”情绪看,这些干部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不怎么样,有的与群众远着呢!
  “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要求子女经常从精神层面抚慰老人,建立与父母沟通的正常关系。基层干部要与群众建立良好关系也得“常回家看看”。基层干部的“家”在哪里?在农村,在社区,在社会最底层,这里是大家而非小家,这里有最可爱的乡亲而非只有父母姻亲。这里的兄弟姐妹急切地想与干部拉拉手,说说话;基层干部更需要到这些兄弟姐妹当中去“出出汗”、“洗洗澡”,至少可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学习学习新鲜知识。
  “我们是群众的子弟,不缺乏群众根基,最需要的是学会向上爬的窍门。”有的干部的大脑里可能经常盘旋着这些见不得人的“小九九”。血管里流的是带泥土馨香的血,却不珍惜,妄想“脱胎换骨”,改造自己,结果变成“三不”干部:与新社会群体说不上话,与困难群众讲不进话,与年轻人群对不上话。你与群众关系疏远了,群众就在心里“敬畏”你了;你视群众为“泥腿子”可以随便拿捏;群众就把你当作“泥菩萨”暂且供奉着。到了因某项工作需要做群众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干部一个个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妄谈打开局面,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要把干群关系搞僵就算“谢天谢地你来了”。群众对这样的干部打心里想:“谢天谢地你走吧!”
  “权力是谁给的?”有的干部会说:“是领导给的。”非也,是人民赋予我们权力。干部应该用好手中的权力保护好群众的权利。“位子是谁给的?”有的干部也会说:“是领导给的。”非也,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群众让你坐那把椅子,你不好好坐,就可以把你从椅子上赶下来。坐在那把椅子上做什么,不是耀武扬威,颐指气使,而是做出对得起那把“椅子”的业绩。“工资是谁给的?”有的干部还会说:“是领导给的。”非也,是纳税人发我们工资。纳税人向国家纳税,其中一部分就是买干部的服务,你不好好服务,那是在白吃白拿啊。
  干部是否与群众建立“鱼水关系”,不是看出身是否群众,关键是看心里有没有装着群众,身体是否愿与群众亲近些再亲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