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结亲”三衢山自开化抵常山舟中即事六首輶辂民歌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经济人物 04版: 人文常山

輶辂民歌



  特约撰稿人 朱向京
  清中期,车酋车各民歌开始流行于新昌乡车酋车各村一带,深受当地村民喜爱。演唱车酋车各民歌,是当地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
  据该村老艺人讲述:清早期,村民从江西、福建等地迁入车酋车各村后,以牛车为运输工具,贩运山货谋生。古时称小车为“车酋”,大车为“车各”。因当时山路崎岖,聪明的村民制作了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牛车,适应山区运输,车名就叫“车酋车各”。因村里“车酋车各”多,久而久之,村名也叫“车酋车各”了。由于当时娱乐方式太少,淳朴、开朗的车酋车各村民常常会在劳动时,哼唱一些自编小调,以减轻疲乏,或者传唱一些当时流行的曲调来消遣解闷。时间长了,人们不仅在枯燥的劳作中唱歌,茶余饭后也会聚在一起哼唱几段,开心也好,忧伤也罢,车酋车各民歌成为当地人们表达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车酋车各民歌的内容多以演唱当地风土人情为主,其中,歌颂爱情方面的内容居多,如《闹五更》、《采茶歌》、《十二月花歌》等。曲调优美,歌词押韵,用当地方言演唱,内容丰富、真实,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如《采茶歌》之《顺采茶》3中唱道:“三月采茶茶又青,姐在家中织手巾。两边绣起茶花朵,中间绣起茶花心……”
  由于当时教育状况落后,这些民歌并无多少文字记载,现存少量曲谱、歌词是当地民间艺人演唱时的记录。车酋车各民歌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被一代代流传并保存下来,如今,该村会唱车酋车各民歌的人越来越少,正濒临消亡。近些年,文化部门对车酋车各民歌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对其进行挖掘和整理。2008年,车酋车各民歌被列入衢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