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月红
弱冠之年,他是“铁马雄狮”少尉副排长,在缅甸抗日战场浴血奋战;耄耋之年,他依旧心系祖国发展,时刻关注着祖国繁荣稳定。他是抗战老兵毛在贤,是一个在枪林弹雨中生存下来的远征军干部。
毛在贤,1922年12月出生于常山,现住县城文峰社区大弄口5号。1939年,考入中央陆军机械化学校十七期,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任坦克排少尉副排长;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撤退到印度后被编入驻印军担任战车营中尉排长,曾前往美国接收坦克,1944年随军反攻缅甸……
近日,记者来到毛在贤家中,倾听老人讲述那战火纷飞的戎马岁月。
披荆斩棘
野人山生死行军
3岁时,毛在贤父亲亡故,后来母亲改嫁,家中兄弟姐妹四人,毛在贤排行最小。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大姐靠打工赚钱把他带大,供他读书。1937年,毛在贤在上海民立中学就读时,淞沪会战爆发,最终上海沦陷。学生读书不得安宁,毛在贤跟着师生辗转一个多月,撤离到了贵州。
1939年初夏,国民党中央陆军机械化学校招生。毛在贤报了名,通过了考试,成为黄埔军校第17期成员,进入战车机械兵科。自此,他便走上抗日战争的道路。1940年,毛在贤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这支部队,被誉为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师长是戴安澜。毛在贤担任装甲兵团少尉副排长,排里有5辆坦克,他驾驶的是一辆英国费耶特坦克。
1942年2月,200师加入中国远征军前往缅甸作战。在缅甸同古,英军被日军包围,远征军前去解救。当时,毛在贤这辆坦克在同古外围战斗,打掉了好几个碉堡。部队进城后不久,我军又被日军包围。那场战斗打了十几天,伤亡很大。师长戴安澜在指挥朗科突围战中,负重伤不幸牺牲。毛在贤所在部队突围后,在街道上接到上峰命令,烧毁各类重型装备和各型战车,包括坦克,以免落入鬼子手中。后来,我军撤入野人山。这是一个几百年没人进去过的原始丛林,我军由杜聿明军长率领,在翻越野人山时,部队陷入困境。一路上,遭遇环境恶劣、疟疾频发、猛兽袭击……死亡的远征军战士越来越多,我军只好将战友尸体就地掩埋。走了一个多月,我军终于翻过野人山到达印度。
兰姆伽受训
反攻缅甸胜利会师
我军三千多人到印度后,就不叫第200师了,叫做中国驻印军。毛在贤被编入新1军战车第1团第一营任中尉排长,后来陆续有新的部队汇集过来。我军在印度兰姆伽受训并进行整编,还成立了“陆军机械化学校驻印战车训练班”,学习操作美国的M3A3、M4A4坦克。
由于熟悉英语,1942年11月,毛在贤和战友一起被派到美国俄亥俄州,在战车战术学校学习装配坦克。三个月后,毛在贤带着一批从美国接收来的坦克回到印度,都是当时先进的M3A3和M4A4坦克,战斗力很强。随后,中国驻印军成立了战车营,毛在贤被编入战车第1营,作为联络官负责指挥5辆M3A3坦克,组成一个战斗编队。
1944年2月,我军部队从印度兰姆伽出发反攻缅甸。这时,盟军的反攻战斗已经是立体化了,天上飞机对敌轰炸扫射,地面各式战车与步兵、火炮协同推进,还配备了火焰喷射器、推土机、平路机、架桥车和工兵部队等。
特别是瓦鲁班战役,我军的坦克从两翼突击打得非常好。但日军坦克的反击也很激烈,仅3月3日一天,我军就有20多辆坦克被日军击坏。毛在贤的坦克在森林迂回战斗中,被日军的磁性反战车手榴弹击中,车内四人负了轻伤,但他们在简单包扎后又发动坦克继续前进作战。这次战斗,我军三面合围,成功占领了日军第18师团司令部,取得了瓦鲁班大捷最后的胜利。我军沿着滇缅公路前进途中,遇到的其它部队都对我军竖起大拇指,美军部队也是高喊“顶好”。1945年初,我军越过怒江,在畹町附近的芒友市胜利会师,整个远征缅甸的战斗取得了最后胜利。
随傅作义起义
天津解放回常山
抗战胜利后,毛在贤曾前往台湾高雄的文山接收日军投降后的武器装备。北平解放时,毛在贤跟随傅作义部队起义。1948年12月28日,毛在贤守卫在西直门,接到放下武器的命令,将重武器交给解放军。毛在贤所在的国军第5快速纵队战车团,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装甲师战车第三团,毛在贤在坦克教练股担任少校股长,随部队驻扎在天津。战争胜利之后,毛在贤回到常山工作。
“祖国需要我做什么,我就会做什么。”毛在贤一句朴实的话,却打动人心。战争虽已远去,聆听老兵的抗战故事,犹如亲身感受当年抵御外敌的烽火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