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正步向前走共和国和人民军队阅兵史的回顾......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国防之窗 04版: 公益广告

我的军旅生涯

青春正步向前走

———记常山籍阅兵标兵缪坚军



  通讯员 周志英 徐成水

  在9·3大阅兵现场直播时,常山许多人都在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等待着武警反恐突击车方队出现,因为方队10号车司机,就是常山男儿缪坚军。
  缪坚军出生于1994年,17岁入伍,已经在部队摸打滚爬了4年。22岁,在老家很多人的眼里,还是个孩子,但缪坚军却已是一名共产党员,武警北京市某部汽车运输中队一名出色的战士。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中,他光荣地成了正式受阅驾驶员,驾驶10号装甲车,庄严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全国人民的检阅。
  回望“来时的路”,缪坚军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母校的学弟学妹们,人生中什么很重要。

  目标很重要

  “他不爱学习,是一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的顽皮蛋,没少让老师操心,但他真的很聪明。”“他很聪明,也很重感情,但叛逆,容易冲动,胆子特别大,谁都不怕,经常有打架事件发生。”老师们回忆缪坚军时说。
  “在学校时,我比较顽皮,很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缪坚军脸红了。
  那么,这样一个“捣蛋鬼”,是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战士的呢?缪坚军说,目标很重要!
  读书时,缪坚军从来没去想过自己毕业后要考什么学校,长大想干什么。因为缺乏目标,所以做什么都是随心所欲。没目标又不愿吃苦,当然不会有收获,也就得不到褒奖。相反,批评和指责接踵而来。
  高二时,父母带着缪坚军去省三监走亲戚,并安排他在那里体验生活。没想到,这次体验,为缪坚军亮起了一盏灯,他突然有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要参军!
  一个“我要参军”的愿望,战胜了老师和家长多年来的苦口婆心,短短两三个月里,缪坚军变了。“到高三时,缪坚军完全换了一个人!”学校老师们说。的确如此,有了奋斗目标的缪坚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老师们刮目相看了。因为他明白,想要成为一名军人,他必须要有好的表现,品行和体能都要出色。这是缪坚军第一次感受到目标带给他的力量和喜悦。跨入军营后,他一直用“目标”这个法宝,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2013年,面临退伍之际,一个新的目标———“我要留下学技术”,让他留在了军营; 又一个目标———“我要成为最出色的”,让他挺进了阅兵村!
  他告诉学弟学妹们,要学会为自己制定目标,因为“无事生非”真的很可怕!目标无论大小,都会引你向前。

  刻苦很重要

  “练!”这是缪坚军在部队4年来想得最多、说得最多的一个字。
  刻苦,然后进步,最后出色。三个月的新训,这是缪坚军从小到大从未受过的苦,但他没喊累。出色的训练成绩,让缪坚军一下连队,就被选进了支队的防暴小分队,进行全天候训练。第二个星期,缪坚军又被选中备战一年一度特战分队军事比武,跟着老兵一起开始了为期4个月的强化训练。训练中,缪坚军有过吃不消,有过掉队,有过流泪,但能够参加集训的新兵只有两名,这是莫大的荣耀!因为珍惜荣誉和机会,也因为不服输,最辛苦的“全装5千米越野(戴头盔、背枪和挎包、水壶、雨衣)”缪坚军也坚持下来了。所有的付出,终成正果,比武结束,缪坚军被中队评为“优秀士兵”,喜报寄到了家乡,而那时的缪坚军,只有19岁。
  接下来的日子,缪坚军一如既往地刻苦训练,一如既往地品尝着“苦后甘来”的喜悦。2013年9月,担任小分队一班代理班长的缪坚军调入了汽车运输中队。同月参加了师组织的为期两个月的驾驶员复训培训,并担任武装巡逻车组驾驶员,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桥、远大路至长春桥路段巡逻。2014年12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阅兵武警装备方队驾驶员选拔考核,成为一名正式受阅士官。
  缪坚军告诉学弟学妹们,一定不要拒绝吃苦,因为能学到东西的苦,只苦一阵子,学不到东西的苦,要苦一辈子!

  自信很重要

  “自信很重要!”这是缪坚军另一个深刻感悟。
  入伍后,他一次又一次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便越来越有自信。只要有机会,他一定先接下任务,再去思考如何完成,决不让机会从自己身边溜走。从未走过的线路,他敢带着一张地图出发;从未摸过的车辆,他敢操作并很快熟悉。他常常告诫自己,就算成不了最好的,也绝不让自己被淘汰。部队是一个绝对凭实力说话的地方,没有人会听你失败的借口,然后把机会再给你一次,所以你必须走好每一步。21岁的缪坚军在递交《阅兵申请书》时是这样想的: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相信老兵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缪坚军告诉学弟学妹们,机会往往为自信的人准备的,只有自信了,你才该出手时就出手,不会让机会从你身边溜走。

  有危机感很重要

  考核、推荐、再考核,一系列严格的选拔之后,2015年2月,缪坚军如愿以偿,他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入选,成为9·3大阅兵反恐突击装甲车方队的一名正式受阅驾驶员。然而,在进驻阅兵村之后,缪坚军没有觉得自己成功了,可以放松了,相反,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不是来自于艰苦的训练,而是“干不好随时走人”的危机。危机感时刻萦绕着,也时刻鞭策着缪坚军,每天训练结束后,他都会一边擦拭爱车,一边回顾和反思一天的训练工作,然后在自己的爱车里坐上片刻,写好训练心得。他很清楚,身边优秀的人很多,不好好把握机会,就等于把幸运转赠给他人。
  缪坚军告诉学弟学妹们,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感,否则自己哪一天被他人超越、被他人替代都不知道。自己赢了,并不意味这别人不如你优秀,对手随时都有可能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