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林华
青石镇马车村具有悠久的历史,该村的马车寺建于唐贞观三年(629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马车寺因村名“马车”而得名,可见马车的村历史更悠久。
“马车”的来历究竟兴于何年,目前已无据可查。该村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很久以前,马车村马车自然村(当时不叫马车)后面的茶子坪这一带有客栈、盐仓、布店等,客商往来络绎不绝,当年此处是一个相当繁华的集市。并有一条官道途经马车自然村,常有坐马车或坐轿子的文官、骑马的武官带着随从从这里经过,石头砌成的道路上“嘚、嘚”的马蹄声不绝于耳。
相传隋朝时,江西有一三品文官坐着马车路过马车,遇马车溪阻隔,马能过,马车却不能过。还好随从备了轿子,将马车停留在这里,官员坐轿子过河,谁知马车这一停,后来再也无人来取了。这马车建造十分精致,由车辕、马套、马鞍、车轮子、车轴、车辖、平板、一块带两条边的木板、许多颗钉子镶上,样子甚是美观。因当时许多百姓都没见过如此别致的马车,方圆数里的人们空闲时都要去看看马车。所以,马车这里人员来往众多,许多农户家常有亲戚光顾。人们走在路上时,有的人问:“你去哪里呀?”回答说:“我去看马车去。”时间长了,人们就把这里叫做“马车”。
由于马车历史悠久,马车的名气比以前乡名“溪口”还大,周边数乡的人们如问溪口在哪里,大多不知道,若问马车,便路人皆知。所以,以前曾常说“马车溪口”,只有将“溪口”前面冠以“马车”两字,人们才知道是马车隔壁的溪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乡名更改时,曾有人提议将溪口乡改为马车乡,因多种因素,未被采纳,最后确定为“青石乡”;一九九八年,再次改名为青石镇。
马车自然村向南半里路左右有一马车坪(前些年马车小学所在地),这马车坪的来历也是与马车有关。
前面说过,因一辆马车遗留在村子里,造就了一个地名“马车”的诞生,再后来,许多过往的马车都因马车溪阻隔,常有马车存放在这个坪子里,然后牵着马过溪,或将货物改由马背上驼着,返回时再将马车拉走。这样一来,在这个坪子里常年都有一些马车停放于此,时间长了,人们就将此坪叫做“马车坪”。
还有一个传说,曾有一懒汉到马车坪偷了一辆马车,可是没有马,马车便是无用之物。这懒汉将马车藏在屋后面的屋檐底下,上面用稻草覆盖着,自以为无人知晓。可是,几天后马车的主人返回时,发现马车不见了,他便牵着马顺路找,这匹马跟着主人多年,牵了马车多年,已经有了“灵性”,竟然很快就找到了马车。懒汉知趣地说:“我是看这马车精致,拿来玩几天,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返回了。”主人拿回马车也没责怪他。
再后来,因公路修建,这个古时官道的必经之地———马车自然村,却与公路失之交臂,后辈们也渐渐地淡忘了马车村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