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
露曦
“高考”似乎是件我一直不大愿意提起的事情,因为我一直觉得和它没什么缘分。在参加完高考后的几年时间里,我甚至很想把“高考”这两个字从我的生命里抹去,迫切想与它撇清所有的关系。那时的我,是多么希望它只是千千万万个黑夜中一个寻寻常常的梦啊!
毫不避讳地讲,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颇高的人。到了高中,我更是异常清晰地知道,未来的三年就是为了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因此,我非常刻苦地学习,因为我非常天真地选择攻读我并不是非常擅长的理科,只为一心想当理科生里文科最好的人;因为父亲总是对我说“你不是那种很聪明的人,所以你只能用勤能补拙的方式,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从而达到与那些聪明学生一样的水平”;因为我知道有太多的人在关注着我,我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交出一份令别人也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很多年后,当我听到高晓松说,他那些好歌都是上帝抓着他的手写出来的。我不由地在想,难道第一年高考的时候,是撒旦在抓着我的手吗?那是我高中三年从来没考过的成绩,第一次从最高年级第四的位置坠到了几百名开外,老师同学都震惊了,说我是全校发挥最失常的学生。而我,从得知成绩的那一刻起,就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感觉自己在慢慢下沉、变小,好像靠椅两边小小的把手把我整个人都锁住了,我动弹不得,竟连一丝哭声都发不出来。不知道沉默了多久,我决定复读,追求完美的我怎能允许自己以这种成绩踏进大学!我想去一个全新的环境,去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重新奋斗一年,我相信自己的实力。
于是,我去了市里一所学校,为了节省时间,我半个月回一趟家,不回家的周末父母会去学校看我。在新的学校,我格外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求学机会,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环境,并且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如鱼得水。而每到周末,我总是格外期待父亲给我的小纸条,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个礼拜他给我写了什么样的鼓励的话。有时候是名人名言,有时候是他自己写的话,我总是痴痴地看好多遍直到烂熟于心,然后把那张小纸条按顺序压在宿舍柜子里衣物的最下面,心里想着这些小纸条也是我复读这年的一笔财富啊!
然而有一天,翻开小纸条,上面出现的并不是往日的鼓励的话语,而是“亲爱的女儿,从今天起,爸爸不再给你写小纸条了,因为我觉得你需要学会自我激励”。一看到这句话,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我在心里大喊:爸爸你可知道,你的小纸条对于孤身在校的我是多大的力量,你可知道,每到周末我有多期待读到你给我的小纸条!
忘了是不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的年级排名开始慢慢地掉了下来。第二次高考,我考上了一所第一年正常发挥也能上的大学。这两年的高考生活,让我切切实实体会到了什么叫“鬼使神差”,也体会到了什么叫“无能为力”。面对亲友的祝贺,其实我一点都笑不出来,因为我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庆贺的,他们口中的“重点”、“名牌”在我听来甚至有些讽刺,我心里的那所大学哪是这所……
在此后的七年时间里,我从未回到过我曾就读的两所高中,或者说,我在刻意保持一种距离。很多话我也从未对外说过,包括我的父亲。但是今天,正值高考结束,也正值我结束求学生涯,即将踏上工作岗位,在这个似乎有些句点意味的日子里,敞开胸怀解开“高考”这个心结,似乎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而现在,我想也是时候回母校看看了。
其实,思索良久,高考不仍是一个梦吗?织梦、寻梦、追梦、圆梦或者破梦。只不过,许多刚经历高考的人只把结果简单定义为“圆梦”和“破梦”两种,而我,已经知道了高考的“圆梦”不等同于人生的“圆梦”,高考的“破梦”更加不意味着人生的“破梦”。
很喜欢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坐软卧,本科的坐硬卧,专科的坐硬座,民办的是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并不关心你是怎么来的,而只关心你会干什么。”比喻形象又不失现实,我们不妨都问一问自己:“我会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