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十个人口最少的姓氏源流之二
师姓
特约撰稿人 林华
师姓血缘始祖昺公,因避晋景帝司马师之庙讳,有一支师姓人改师为帅。树有根、水有源,故“中华帅氏”篇需从“师姓起源”说起。师姓的起源有这些说法。
一、师的名义和图腾《说文解字》曰:师,古代军队编制,二千五百人为师。师是一会意字,金文中师字的左边意为堆积小土山,有聚之义;右边币,周遍也,少不能形成周,有众之义。众,必有首长来率领和教导他们,故有了“师长”这个词。师字引申,有先生榜样等义。师字还被用于古代行政区划(师)、首都之地(京师)、古代官名(太师,师氏,乐师)等称呼。师人崇拜师长、权威和权力,以此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并以师命氏族名和族徽,最终出现师姓。
二、师姓的起源与演变:根据历史书籍记载,师姓姓源起因有五:1.以邑系为氏。宋右迪功郎郑樵撰《氏族略》把师姓出因列为第二十三种,“以邑系为氏。而邑官司附焉。师氏者,太师氏也。”指周太师尹氏。《诗》:“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姓氏考略》收载,其据《风俗通》云:“三公官也,以官为氏。”(按:周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师尹,大夫官,为众官之长,太师之后)师尹为历史上罕见复姓,与乐师之师不同源。2.以官名为姓。郑樵引《风俗通》云:“师,乐人瞽者之称……”以官为氏。《姓氏考略》注引《姓谱》亦云:“古者掌乐之官曰师,因以为氏。”夏商时代,管理乐技职官名师,如商代师涓,纣时乐工师延。3.以技艺为氏。据《元和姓纂》载,两周及春秋战国时代,擅长乐技的人被称为师。晋国有师旷,鲁国有师乙,郑国有师悝、师触、师躅(读“竹”音),师惠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后代,便以祖上的技艺职业为姓,遂成师姓。4. 避讳姓师。《续通志“氏族略”总论·有故改氏》云:“金师安石,本姓尹氏,避国讳改为师氏。”5.司王朝之师。古书《周礼·春宫》说:“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而甘肃汉墓中果真出土一石门,左边的石门下站着师氏,他为皇上的正宫守卫和官事。据说他是师姓的另一支起源。汉、满、蒙古、傈僳等多个民族有师姓。
我县共有师姓16人(2010年普查数),属于人口较少的姓氏。主要分布在何家乡的琚家,辉埠镇的东鲁、达坞,还有其他零散的由外地嫁入。以琚家相对较多,但经查未有家谱等记载。据该村师振东、师国光等师姓人回忆,也仅知祖辈于民国期间由山西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