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口村美民富展画卷古樟树下好乘凉来料加工“美丽转身”草野人家的精神家园农技专家田间传授再生稻技术碾米老板改当种粮大户西瓜胜似 “金瓜”卢家村村貌大变样
01版: 一版要闻 02版: 综合 03版: 美丽乡村 04版: 人文常山

溪口村美民富展画卷



  本报记者 樊淑敏 通讯员 郑景文

  古朴的石拱桥与建设一新的河堤栏杆掩映在溪水中,微风掠过,桥、栏杆及洗衣女的影子歪歪扭扭,随后又慢慢地恢复了平静,如梦如画。昨日,记者在青石镇溪口村村办公楼前,被眼前的这一幕陶醉了。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品位

  “现在这河边已成为村民散步、休闲和文化活动的好去处。”村民黄会新告诉记者,今年这条防护堤建成后,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环境,提升了村貌品位。记者注意到,沿防护堤内侧刚刚建立起来的村文化礼堂格外引人注目。“美好家园、乡风民俗、最美人物”等文化展示板引来村民驻足参观;沿线水泥路面宽敞整洁,一路走过微风徐徐,空气格外清新。
  “根据美丽乡村创建的统一部署,实施环境秀美项目,全面开展集镇和门前绿化、道路硬化、垃圾集中处理以及村庄亮化等基础工程建设。”溪口村干部介绍,村两委根据本村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实际情况,粉刷赤膊墙5.6万平方米,直接受益农户140户。此外,投入15万元实施村道路硬化达7公里,村亮化工程和饮用水工程已经覆盖全村。
  记者注意到,在集镇街道两侧以及村公园绿化带内红叶石楠、水杉等观赏树木迎风招展。“该绿化项目投入近10万元,已经种植了1200多株观赏性苗木,目前成活率达到99%。”村委会主任助理小郑介绍。推进集镇整治,美化村庄

  “听说要改造集镇农贸市场,建设停车场,大家都高兴、很支持呀。”在集镇街边摆摊的张大伯说,和许多做生意的同行一样,他在这条街上摆摊已有多年,如今摊位多,有的占道经营,集镇显得拥挤、杂乱,看着也不舒服呀。“这个路口不能摆摊,不然又要堵车,车辆进出很危险。”张大伯旁边的一地摊商贩听说是记者来访,主动将商品整理到内侧来。
  为改善镇容镇貌,打造洁净优美的集镇环境,今年以来,溪口村按照集镇整治要求,围绕“道路畅通、街道整洁、市场有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集镇卫生管理,深入开展“脏、乱、差”综合治理。村里成立了集镇环境综合整治小组,负责整治活动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等日常工作,并通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巡查等多种方式,在集镇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动员,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参与集镇综合整治的良好氛围。
  “我们在集镇上开小饭馆多年了,做餐饮最讲究的是干净。”一家饭店店主介绍,规范经营场所,环境卫生就更容易管理,这些都切切实实让各经营户尝到环境整治的甜头。目前,沟渠、水塘、道路一体化保洁率达100%,投入污水集中处理10多万元。加快产业转型,促农增收

  从小商贩转为个体经商户,村民徐有军像集镇上其他多年从事经商的一样,看到集镇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徐有军在集镇上开店经商已经很多年了,从最初推着三轮车做买卖,到现在发展为拥有100多平方米的经营规模,是集镇上数一数二的经商户。“从事糖烟酒百货的批发、零售经营生意,年收入约20万元。”徐有军介绍,经商如做人,诚信经营回头客就多,现在因为自家商店商品齐全,店面环境好,卫生整洁,深受顾客的青睐。
  “根据本村产业优势,鼓励村民大力发展集镇商贸经营、石产业经营、胡柚加工等。”村委会主任吴土金介绍,目前,集镇上主营个体商贸的本村商户约有200户,石产业经营户有50多家,年销售额达到600多万元。
  村民吴正峰从事胡柚加工已有10多年,他根据本村位于320国道、048省道交会处的区域交通优势,创办胡柚加工厂,厂房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每到胡柚、柑桔成熟之季,吴正峰的胡柚加工厂雇请村民开展胡柚鲜果的收购、包装和推销工作,每年就胡柚加工一项能实现销售收入50多万元。目前,村里的另一家胡柚加工厂正在升级改造,准备做胡柚深加工,进一步做大做强胡柚加工产业。
  村民徐女士在村里的“永兴纺织”上班,平均每个月的工资有2200元。原来很多村民去外地打工挣钱,顾不了家。现在他们像徐女士一样在本村企业上班,下了班能管理自家的田地,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
  谈到农民增收,吴土金说,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产业发展,让群众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