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野人家的精神家园
———天马街道周塘村文化礼堂见闻
本报记者 李祯
“婷婷姐,这龙虾前面怎么有两个大‘老虎钳’的啊?”昨日,记者刚走进天马街道周塘村文化礼堂,就看到一名小朋友指着《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的图片请教街道义工服务队队员黄婷婷。
“没想到文化礼堂里的书籍种类这么齐全,我准备整个暑假都在这里度过。”正在看书的一位小女生说,她还在读高中,书屋里有很多她爱看的书,如“四大名著”、《唐诗三百首》等,以后不用再花时间到城里买书看了。书屋内还有不少村民认真阅读着曲艺、养生等相关书籍。
“为满足村民们的阅读需求,在这里配备了少儿、历史、文学、农技、养生、医疗保健等近20类书籍,村民可以在村图书室读到新的书籍。此外,还组建了一支由街道大学生村官组成的义工服务队员,给孩子们辅导知识。”街道宣传委员徐玉芳介绍。
“村民们不仅可以在文化礼堂里学知识,还可以了解村情。”正在召唤村民们到一楼的“新农民课堂”学习一堂夏季防溺水知识讲座的义工服务队员王琳介绍。
“姐姐,这就是化石,上面的痕迹真的很像一支笔。”只见,在一楼的地质陈列室里有两个玻璃展台,里面放着笔石化石、藻类化石等,墙上挂着介绍地质形成的展板。“这是全县首家村级地质陈列室,全国只有十枚‘金钉子’,我们这里是第一枚。”村党支部书记刘国华告诉记者,“金钉子”景区的主要景观是古生物标准地层,其中,黄泥塘剖面是古生代奥陶纪中部的一段全球标准地层,目前发现的笔石化石已有4.6亿年。
夜幕降临,周塘村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响起了一阵阵越剧配乐。原来,一场盛大的村民纳凉晚会在此拉开帷幕。“去年10月份,我们启动了文化广场建设,占地4亩,绿化面积达200多平方米,仅一处舞台就有80平方米,显得典雅大气。”刘国华语气中颇显自豪地说,有了这硬件设施一流的文化广场,乡亲们可欢啦!大伙儿隔三差五地自发组织一场场婺剧、越剧表演,吸引了四邻八乡的戏剧爱好者赶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