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胡志刚
连日来,辉埠镇党委政府以提升农村风貌为目标,全镇上下提振精神、铆足干劲,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拆出新空间,改出新天地,换来新气象。而对于东乡村来说,农房整治是一次重要转折点,是一场关乎杨梅弄自然村今后发展大计的行动,镇村干部一线指挥,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冒高温、战酷暑,三“势”并举助力村庄旧貌换新颜。
势在必行,
拿出“不破不立”的决心
路难行、景难看、味难闻,是杨梅弄自然村一直以来给外人留下的“烙印”,破旧农房、破烂道路是堵住村庄发展的最大“拦路虎”,重整山河、以拆破局势在必行。
要成事,先成势。自开展农房整治以来,东乡村拿出“不破不立”的决心和士气,主动作为,拆除目标直指遗留几十年的沉疴积弊,整出了气势,拆出了信心。农房整治累计拆除一户多宅83处、附房93处,面积达11000平方米。“我们充分利用组团联村的力量,将整治事项细化到网格,按照道路建设的规划,有重点,有层次去拆,拔钉除障、一往直前,决不临阵退却。”东乡村村委会主任、网格长徐作功如是说。
“势”在人为,耐心和诚心是制胜法宝
拆围墙难,更难的是拆除百姓的“心墙”。整治工作启动时,少数群众不理解。“耐心和诚心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制胜法宝。”村网格支部通过开展党员联户会的形式,讲意义、讲政策、讲拆后规划。对于拆违后腾出的空间,村干部让党员群众一起来出谋划策,就如何改造环境、增加公共服务配套、提升居住品质提出意见建议,以此来凝聚村民达成共识。
党员联户、干群连心。慢慢地,村民的心门也随之打开,不断拆除的势头也增进了村民对干部的信任,拆除工作顺利推进。
势如破竹,
新办法整出新成效
整治工作核心是农户,调动农户积极性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加快整治进度,东乡村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地探索推行了一系列新办法,建立“网上有格、格中有点、点上有人、人上有责”的工作机制。组团联村成员在做农户工作时采用“交叉推进”法,即东乡和杨梅弄自然村二个网格干部交叉入户,增进干群之间互动及熟悉程度;附房整改费用高、周期长,东乡村采用“双向奖励”制度,村里统一来整改的,由农户按每平方米5元的标准奖励村集体,农户自行整改按期完成的,村集体按每平方米15元的标准奖励农户。此举有效提高了农户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使得整治工作一路向前、势如破竹,“老大难”的杨梅弄终于有了新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