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就能买到残疾证?当心掉入骗局
本报讯(通讯员金蕾丽王良友)近日,郑某带着妻子刚办好的残疾证到乡残联办理补贴,工作人员却告诉他,这个是假证。郑某一脸懵逼,这证件可是自己花2000元钱办下来的,竟然是假证!郑某回到家中,越想越不对劲,顿时醒悟自己被骗了,连忙拨打了报警电话。
县公安局大桥头派出所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处警了解情况。
据了解,郑某的妻子今年63岁,精神上有疾病,郑某想着给妻子办理残疾证,可以领到补贴。到村里便民服务中心咨询后得知,根据办证要求,需要妻子到相应评定机构做残疾评定以后,才能办理。之后郑某带妻子去做评定,因某种原因未能评定下来。
在郑某为此事犯难的时候,邻居苏某找上门来,说有个亲戚,可以帮他们办理残疾证,但是需要支付2000元。
郑某一开始不敢轻信,但转念一想对方是自己的邻居,而且苏某自己、妻子、儿子残疾证也都办理成功。郑某便动摇了,先是付了1000元做定金,之后苏某拿走了郑某妻子的身份证、一寸照等资料,让他们等消息。
过了三四天,证件就寄到了,苏某立即给郑某送去,收取了剩下的1000元。
警方在了解情况后,并未打草惊蛇,而是联系县残联,请求工作人员帮忙打电话让他赶回来,之后将苏某捉拿归案,将2000元如数归还郑某。
据苏某交代,这本假残疾证,是苏某通过网上搜索专业办证后,找到的办假证人员,成本260元。苏某认为只要证件做得真,工作人员应该很难分辨出来的,没想到还是被工作人员的“火眼金睛”识破了。
7月15日,苏某因存在诈骗的违法行为,被县公安局依法处以行政拘留6日的处罚。
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优惠待遇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绝不容许投机取巧者破坏残疾人公益事业的发展。
这就需要大家共同抵制和监督以办理“假残疾证”或“冒领残疾证”骗取国家给予残疾人群体的优惠待遇的行为。让残疾证真正代表广大残疾人群体,为扶残助残事业肃清障碍。
残疾人证发放工作坚持自愿申领、属地管理和透明公开原则,从申请、评定到公示各个环节均有明确要求,没有所谓的特殊通道。只有评残委员会有权评定残疾等级,不要轻信那些所谓办证的“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