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以恕存心乃可以容下
王春国
人类社会演义至今,已是非常纷繁多元多彩。现代人也就更加注重自身在环境中的良好修养,人们似乎都深谙在纷繁多元的社会里,友情交流沟通是求得良好生存与发展之关键与必须,进一步说社会各层面各团体相互间、人与人的相互间都在推崇“和谐”之发展,都在以善举表现形象,对能者更是表现得礼贤下士。
是啊,人类社会生息繁衍,谁都渴望有个世外桃源,只因为有美好追求,人类社会才能有奋发向上,才会积极健康进步与发展。然而,生存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之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总归有缺憾,有喜有悲有忧。人总会有因自己的阅历不深,经验不足,或说掌握情况不准,落得办事与说话都会有不妥,甚至造成不良影响与失误而使他人不悦;或者他人因这因那给自己带来不快等等。这些不愉悦、不快乐的情境出现,就是对人们修养与否的考量,我们每个人是继而发怒生悲呢,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以恕存心呢?
其实,大多数人都难做到对人宽恕理解的,社会有序发展到今天,也足以印证这一点。但,社会生活中,确实有得理不饶人的人,拿到人家一点不足之处说三道四,甚至添油加醋,中伤他人,有的还仗势欺人,不喻公理。殊不知,旁边已有多少人在蔑视他(她)们。
一个和谐社会,需要有良知有素质的公民去维护。大家在工作生活中发生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将心比心,如其心,如对方的存心。少不悦而怒,怒伤肝、伤人、伤友、伤同事,应转“怒”为“恕”,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不怨天尤人,但求诸已。只有以恕存心之态,方能心胸容下,而成事成业,成为受人尊敬之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